說到復雜,愛可說是人間極復雜的情感了。
熱戀的快樂、失戀的痛苦、天倫之樂、喪親之殤……這些與愛相關的體驗讓我們感受到愛在生命中的分量。
在《感受愛》一書中,作者總結了大量的科學研究成果,并結合自己四十多年的臨床經(jīng)驗指出,對我們的情緒造成影響的并非是否擁有愛,而是能否感受到愛。
“我們感覺被他人所愛時所處的狀態(tài)與其他情感都不一樣,它能使人感到快樂、平靜、專注和放松。感覺被愛是一種強大的體驗,它能讓人在面對挑戰(zhàn)時頂住壓力,有助于從困境中復原。”
盡管感覺被愛就像空氣和水一樣是人的基本需求,但人們的一些習慣和做法卻會妨礙自己對愛的感受,比如服用不適當?shù)乃幬、過度依賴電子設備、缺乏面對面的溝通等。
翻譯完本書不久,朋友圈忽然開始流行一個新詞—佛系。這讓我回想起書里對選擇性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類抗抑郁藥(比如百憂解)的介紹:“這些藥物的目的是鈍化腦中的情緒通路,所以服用這些藥物的人情緒會減少。”
也就是說,對于服用這種藥物的抑郁癥患者而言,雖然悲傷的情緒會減少,但令人愉悅的情緒也會減少,可以說是很佛系了。作為笑談,“佛系”一詞也許能吸引不少閱讀流量,因為很多受過挫折的年輕人都很向往這種看似灑脫的超然狀態(tài),然而在愛的領域,表面上的寧靜卻潛藏著巨大的隱患。
情緒的鈍化會使人感受到愛的能力也隨之降低,服用SSRI類藥物也許可以緩解抑郁癥狀,然而無法感受到愛的危害并不比抑郁癥小。這又一次說明,試圖靠簡單的辦法來解決復雜的問題可能并沒有走在正確的道路上。
西格爾博士還在本書中詳細論述了其他一些妨礙人們感受到愛的情形,讀者不妨親自探索一番。
在和本書的編輯討論譯稿時,編輯談到了之前頗受關注的年輕人“愛無能”現(xiàn)象。
各類與心理學相關的作家和學者發(fā)表了許多對這一現(xiàn)象的解讀。許是因為受過愛情的傷,許是因為物質財富,許是因為自我中心……
一些人不能或不愿再付出愛,也不再期待被他人所愛。表面上他們似乎找了一種自我保護的辦法,但是讀完《感受愛》你會發(fā)現(xiàn),無數(shù)的事例證明,回避愛并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反而是大量心理問題的根源。
愛,這無法躲避的塵世煩擾。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fā)展,互聯(lián)網(wǎng)、智能設備、社交網(wǎng)絡已經(jīng)成了人們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在社交軟件中添加了大量好友就代表我們不孤獨嗎?越來越清晰、流暢的視頻通信工具真的可以代替面對面的交往嗎?溝通中的非言語信息比說了什么更重要,這是一種迷思嗎?
西格爾博士通過對大量真實案例的觀察發(fā)現(xiàn),社交軟件一直在線反而會讓人難以體察自己的情緒,從而也就無法意識到自己需要改變。然而“只有當我們發(fā)現(xiàn)是什么讓人感覺不好的時候,才能開始尋找好的感覺。”
意識到應該改變并不代表你一定會采取行動。平均而言,全世界的受教育程度正在不斷提升。理性思考能力的提升無疑在人類的進步和發(fā)展過程中發(fā)揮著巨大的推動作用。
隨著社會財富水平的提高,理性思考與感性體驗之間的比例開始越來越懸殊。專注于思考卻忘記了體驗會將人與人隔絕開來,會讓生活充滿壓力。壓力和體溫一樣,一旦超出正常范圍,就會成為正常生活的阻力。在非正常狀態(tài)下想要感受到愛更是難上加難。
然而這一切并非無解,《感受愛》一書不僅詳細描述了與愛相關的問題根源,而且提供了實用的練習方法,讓我們能掌控自己的壓力,以更平靜的心態(tài)去審視自己的情緒情感,讓人們學會如何讓他人感受到愛,也感受到他人的愛。
158資源整合網(wǎng):提供各類學習資源,名師講座視頻,培訓課程視頻,音頻,文檔等···各類教程下載觀看。
推薦:只需¥98 充值開通(終身VIP會員)就可以
終身免費下載學習全部資源,非常超值!
【點擊立即開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