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一篇名為《300塊擺地攤,我一年賺了15萬》的帖子,使得作者包正忠成了網絡名人,網友們還送了他一個“練攤帝”的稱號。
如今,包正忠已從擺地攤賺來的錢中拿出10萬元開了一個10多平方米的服裝店鋪,同時開了淘寶店鋪。他說,我現在只是賺到了第一桶金而已。在未來3年,我 打算開3家店,如果有可能,還要注冊自己的服裝品牌。
生活所迫,300元擺攤創(chuàng)業(yè)
包正忠出生于甘肅省靖遠縣箬笠鄉(xiāng),在西北大山里長大,小時候家里很窮,雖然學習很好,但高一就輟學了。后來他當過兵,復員后輾轉各地打工,一直過著極端貧窮的生活。
2009年,窮困潦倒的包正忠從深圳回到蘭州打工,認識了妻子王瑋,從此生活發(fā)生了改變。
當時,王瑋在蘭州開著一個不怎么賺錢的租碟的小鋪子,倆人相識相戀后,結了婚,組建了家庭。辦完婚禮后,只剩下300元錢。以后的生活怎么辦?他們不想再去上班,因為上班可能連自己都養(yǎng)活不了更別說養(yǎng)家!后來,老婆提議說:不如用這300元擺攤吧。于是拿著這些錢,包正忠和老婆去了批發(fā)市場。
2009年6月18日,包正忠永遠記著這一天!就在這一天,用300元,他們開始了艱難的創(chuàng)業(yè)之路!
當時正值夏天,倆人商量后,決定進女裝賣。女裝價位低,還能賣起量。他們去市場一個檔位一個檔位的找,一家一家的比,款式要漂亮,價格要便宜,手感還要好。終于找到了一家滿意的,但是老板有個條件,必須要把那個系列的衣服全部拿光!他們只有300元,而拿走那些貨需要1千多元,根本不可能。老婆一直和老板娘磨,最后老板娘答應先拿一半,于是包正忠向妹妹借了300元,進了貨。
來到蘭州市永昌路的夜市上,用三張桌子合在一起,用一張舊床單鋪在桌子上,然后放上衣服,擺攤正式開始。下午6點,馬路上人來人往,可衣服攤看都沒人看,包正忠心情很復雜,心里著急,還擔心被朋友和戰(zhàn)友看到。老婆在一邊不停的喊:15元一件,15元一件!可一個多小時過去,還是沒什么人看。
怎么辦?怎么辦?包正忠和老婆不停的互相問著?彀它c時,終于有了轉機,有人向攤子圍了過來:“老板,全部15元嗎?”“是的,全部15元。”“不能給我便宜點呀!”“不能便宜了,這個已經最低了。”“那你給我把這兩件裝上。”第一單生意成交了。
從這以后,一發(fā)不可收拾,倆人不停地收錢、裝貨,忙了一個多小時,快九點半的時候人逐漸少了下來,帶來的衣服也快賣完了,于是收攤回家算賬:一共賣了900多元,刨去進貨和車費,掙了300多元!包正忠深受鼓舞:如果衣服賣完,一個禮拜掙的錢比倆人上一個月班掙的還要多!夫妻倆很高興很滿意。
第一批貨賣完,又去找貨。日子一天一天重復著,雖然累,但收入還可以。后來,有了多余的空地,他們擺了大點的桌子。正是服裝旺季,進貨的量也增大,那段時間,包正忠和老婆以及老婆的兩個同學和老婆姑姑妹妹都來幫忙,攤子上有6個人賣貨,衣服也進了些比較好點的,價格也漲了上去,每件30-45元。那段時間幾乎每天都可以賣到2000元左右,刨去成本每天純收入有七八百。
漸入佳境,一年賺了15萬
生意好了以后,街上開火鍋店的兩家老板,說擋了生意,不讓擺了。于是包正忠換了個地方,焊了一個架子,把衣服掛起來賣。這樣生意稍微差了一些,但他們又轉變經營思路來彌補。以前他們都是將便宜的衣服堆著賣,這時他們掛著賣時就進了貴一點的衣服,最貴賣到60元一件。這樣做了調整以后,效果不錯,只要衣服質量好,還是有人認同的,雖然貴點,回頭客卻多了起來。
轉眼到了秋天,賣了一批毛衣后,慢慢的天氣越來越冷,生意也漸漸淡了。冬天做什么好呢?老婆決定做圍巾,因為圍巾是季節(jié)性產品,到了秋冬銷量應該會不錯。老婆是個很用心的人,她認為賣圍巾不單純是為了賣圍巾,而是要賣出自己的特色。于是每天上網搜索,學習圍巾的圍法,怎么圍出來好看,一直練習了好幾天。
圍巾進回來以后,包正忠又重新訂做了架子,把圍巾掛起來,每當有顧客過來看圍巾的時候,老婆就會細心的給顧客介紹,怎么圍出來好看,衣服該怎么搭配,這條圍巾的成分是什么。顧客聽完介紹,覺得值,于是成交。后來,他們逐漸把售后服務也搞好了,只要是他們賣出的東西,要是顧客不喜歡,在一定的時間拿回來都可以換。
圍巾帽子這種季節(jié)性很強的東西,每一次降溫就有一個銷售小高潮。他們看到旁邊有一家賣20元的毛線帽子好賣,又到一個公交樞紐站附近擺攤賣20元的毛線帽。那時候他們的作息時間是早上7點起床,八點半到批發(fā)市場,10點半進完貨,趕到公交站,一張床單往地上一鋪,帽子堆在上面就開始賣了。邊躲城管邊賣貨,堅持到下午4點多,回家吃點東西,又去夜市上賣,夜市上收攤幾乎到晚上11點,到家12點,吃點東西,睡覺時一般都是凌晨一點多。
雖然辛苦,但收入不錯。最多時他們一天的利潤有1500元。
冬天夜市的生意不好做,帽子圍巾漸漸也不好賣了,于是他們從網上進了一些暖寶寶貼,進價1塊多一貼,賣十塊錢三貼,每天能賣幾百塊錢。快過年了,又進回一些年畫對聯,但不好賣,有一個多月沒有掙錢。
春節(jié)過后,包正忠遇到了一個對他有影響的批發(fā)商。他與這位批發(fā)商一直打交道,彼此熟悉后,批發(fā)商就把自己一些不太好批的或者存在其他問題的貨便宜給他。有一次,一個品牌西服和風衣廠家沒有控貨,和別人的貨重了,于是批發(fā)商把那批貨以低于成本價的價格給了他,包正忠拿到這批貨到夜市上零售,因為零售價低于正常的批發(fā)價,貨超所值,每天都能賣掉幾十件。這批貨讓包正忠掙了一些錢。以后,包正忠去這位批發(fā)商那里拿貨時從不壓價,要是有什么款讓他帶著賣,他也幫忙,從來不拒絕。因為和批發(fā)商搞好關系很重要。后來包正忠開服裝店時,欠了1萬多貨款,老板什么都沒說,也從來沒催過。
2010年夏天,包正忠創(chuàng)造了夜市擺攤賣衣服最多件數的記錄。
那時候剛入夏不久,他進了一批T恤,最便宜的有11塊的,最貴的有19塊的,剛拿回來的時候賣一件30元,賣不動,第二天調整為1件25元,還是不好賣,第三天調整成20元的時候,一直到快晚上八點連張都沒開!七點五十的時候,包正忠和老婆商量,改成了兩件30元,于是倆人吆喝起來:“清貨兩件30元!”不到5分鐘,攤前的人圍得水泄不通,有的兩件,有的更多。當天晚上,包正忠賣了整整200件!不但賣掉了進的新貨,還把去年賣不掉的很多積壓貨也賣掉了!但他的嗓子都喊啞了。經歷過這次事件以后,包正忠對擺攤有了重新的認識。他不再覺得擺攤很丟人,也不再覺得碰到熟人會不好意思?孔约旱膭趧映燥堄惺裁磥G人的?
夏天的生意一直不錯,先賣T恤,后來賣裙子。做了快一年的女裝生意,也慢慢上手了,也有了一點經驗,擺攤經常會再創(chuàng)新的記錄:最多的時候一天能賣3000多元!淡季旺季平均算下來,擺攤一年掙了15萬多。
隨著經驗的積累和用心經營,生意越來越好。有的老顧客來拿衣服,一個人拿七八件,拿十幾件的都有。后來包正忠將擺攤的衣服又提升了一下檔次,價位漲了,但利潤依然保證最低,讓每個顧客都有不會挨宰的感覺。
有了對服裝行業(yè)的一些心得,包正忠又開了一個10多平方米的服裝店,同時也開了淘寶店。從300元擺攤到現在開店,他們很滿足。也許有人會覺得他們運氣好,但包正忠說:“我覺得有運氣的成分在,但大多數是個人努力的結果,只要努力,沒有什么不可能的!”
擺攤經驗分享
在擺攤的過程中,酸甜苦辣包正忠都經歷過,但他更想與大家分享的是他總結出的一些擺攤經驗。
一、關于地點選擇。包正忠認為,要充分考察自己將要去擺攤的地方,看看有沒有人擺,他們都賣什么,有沒有城管。擺攤的地方要有兩個要素,一是必須要有人擺的地方,二要人流量大,至于城管查的問題都不是什么大問題。有人擺的地方,你去之后要和他們搞好關系,如果城管來了他們都會跑,你看著他們跟著跑就是了。千萬不能因為有人還在看你的東西或者在和你討價還價而猶豫!稍有猶豫你的損失就大了。
二、關于什么東西好賣。包正忠說,這個問題最不好回答。不同的貨品,放在不同人的手里出售,出現的結果是截然不同的!賣的人首先要喜歡自己所賣的東西,要是自己喜歡了,才好給顧客介紹,要是自己都覺得東西不好,自己都不喜歡,給顧客銷售就有一定難度了。賣什么要根據季節(jié)來,不過,賣貨的關鍵還是人,不一定別人說好賣的東西你就能賣好。
三、關于去哪里進貨。包正忠認為,有種進貨方法比較好一點。1、你沒做過,剛開始做,那就去本地的批發(fā)商場拿貨,每次量少一點,這樣就不會有壓貨的風險。2、如果你看準了一門生意,并且確定量能上去,就去外地大點的批發(fā)市場拿貨,價格會優(yōu)惠很多,你拿回來賣很有優(yōu)勢,可能就掙到錢了。但是如果量上不去,千萬別盲目去外地的批發(fā)市場大量上貨,這樣會存在壓貨的風險。另外,你去外地拿貨,來回的車費,食宿費這些費用都要加在你進貨的成本上面。
四、服務。包正忠說,擺攤也需要好的服務,對顧客要像對自己的朋友一樣,為他們多著想,不要抱著宰一個是一個的態(tài)度,會積累到更多的老顧客。在擺攤的過程中,我們一直對顧客比較關心,比如每次顧客買了衣服要走的時候我們都要提醒顧客:“把包背好,把錢和手機裝好!這個夜市上小偷多得很,你小心一點。”這樣不但能挽回一些粗心的顧客的損失,而且容易給顧客留下一個比較深的印象,下次回頭來你這里買東西的機率會大很多。還有,賊要從我的顧客身上下手,我一般都會出聲制止,除非我沒看見。
五、心態(tài)。包正忠坦言,心態(tài)轉變是最初的一大難題。當時擺攤是他老婆提出的,但他感覺有些丟人,特別是遇到熟人時面子上會“掛不住”。這種狀態(tài)他持續(xù)了半年。隨著生意越來越好,腰桿硬了,他也逐漸擺脫了最初的心態(tài)。賺錢多少無所謂,重要的是你要賺到經驗。
。。。